◇◇新语丝(www.xys.org)(xys.dxiong.com)(xys.3322.org)(xys.xlogit.com)◇◇

  “猪头”逻辑:自己是“猪”别人就一定是“猪”!

  南京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 刘正

  “猪头”先生其人其事

  与新语丝2008年2月17日“旁观者忧”作者相反,“猪头”先生是社会科学
工作者的。

  我2008年2月19日用事实评驳了理科工作者的“旁观者忧”——见新语丝
《请“旁观者忧”不必忧心》,又有不同身份的“猪头”先生于2008年2月20日
发表了《猪头看世界:南京财经大学沈氏夫妻学术不端案貌似糊涂案》(下简称
《猪头文》)。两化名不同,但他们的前期研究成果竟都是出奇的差不多,文章
笔法、口气似乎也相似多多。

  “猪头”先生的谬与俗

  《猪头文》中的“猪头”先生不惜以他自己“文章撞车”、“一稿多投从而
多发的结果”,来论证沈木珠、张仲春教授也是一样的“一稿多投而导致多发”,
是“学术不端”。真难为了“猪头”先生,为了杨玉圣教授而舍生取义!

  可惜,这帮不了杨玉圣的什么忙。相反,暴露了“猪头”先生的种种无知。

  首先,《猪头文》逻辑荒谬。“猪头”先生自己一稿多投造成一稿多发的事
实,怎么能够推理到沈木珠、张仲春教授的“一稿两发”就一定是不依法“一稿
多投”的结果呢?按照这个逻辑,能不能说“猪头”先生是“猪”,别人就一定
得是“猪”呢?这是什么逻辑?逻辑强盗!

  其次,“猪头”先生连“学术不端”的概念都没有搞懂。教育部《高等学校
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》规定的“学术不端”明明指的是“伪注,伪造、篡
改文献和数据等”。请问“猪头”先生,沈木珠、张仲春教授有“伪注,伪造、
篡改文献和数据”吗?如果没有,你批啥呀?这不是瞎搞吗?你为了杨玉圣不惜
篡改教育部《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》规定的“学术不端”的含意,
什么意思?是胡来,还是无知?!

  第三,《猪头文》的所谓“猪头看世界”,看我文章的主题、内容、观点了
吗?没有!“猪头”先生与杨玉圣网上所有的匿名、化名还有“旁观者忧”先生
一样,看到的仅仅是杨玉圣及其“金许成们”的诽谤。“猪头”先生看到了谁家
的世界?那一门子的世界?还冒充什么公允!

  第四,“猪头”先生与杨玉圣网上的匿名化名人一样不敢以真实姓名示人,
《猪头文》则不仅仅避开我文章的所有主要论题论点,重重复复炒着杨玉圣网上
的“冷饭”,连语言都没有任何新意,俗不可耐!

  我对《猪头文》之评驳

  原文1:

  “看见刘正先生能不惧流言(学术批评网流言不少)地为沈氏夫妻辩护,心
中很是敬佩,但对其观点不敢苟同。事情也许没有那些“诽谤者”想象得那么糟
糕,但也不会象沈氏夫妻及其刘正先生辩解词那般“无瑕”。各打五十大板,但
这不是和稀泥。”

  评驳1:

  1.对我的观点“不敢苟同”,那么你批驳呀,你绕开干嘛?一对一接火呀,
摆擂台也行!《猪头文》全文都在搞虚拟,不知道“猪头”先生不敢苟同我的哪
一个观点。他连我文章的观点(如下)都不敢接触或提到,害怕因此造成杨玉圣
的难堪!不是吗?

  我的观点很鲜明:(1)杨玉圣造假案;(2)“金许成” 们捏造诽谤;(3)
沈木珠、张仲春教授没有抄袭,没有杨玉圣的6种方式的“自我克隆,重复发
表”。

  我对杨玉圣及其“金许成”们的批驳一件件事实摆出来、一篇篇论文比对清
楚,证据确凿。我请“猪头”先生批呀?你说“不敢苟同”干嘛不拿出事实来呀!
只会摇头摆脑“哇哇”地叫,这算什么!你一句“不敢苟同”,我的文章就站不
住脚了?

  2.说“沈氏夫妻”不是“无瑕”的?“猪头”先生拿出证据来呀!扣帽子,
打棍子,有用吗,想学杨玉圣“金许成” 们吓唬人?

  3.说什么“各打五十大板”,“不是和稀泥”? 《猪头文》打了杨玉圣及
其“金许成” 们什么啦?没有!请不要在装“公允”,假正经了。你的100大板
全打在沈木珠、张仲春教授身上!你是谁真以为天下人不知道吗?

  原文2:

  “坦率地说,猪头对沈氏夫妻的那些涉嫌学术不端的作品非常恶心(注意恶
心的指向物是作品),因为这一组组不停“变脸”的文章,每一组都几乎拥有相
同的“芯”。你看不出一张脸比另一张脸到底美在哪里。

  评驳2:

  1.“猪头”先生不要学杨玉圣及其“金许成” 们搞泛指,扣帽子,打棍子。
有本事就摆出沈木珠、张仲春教授的哪一个文章是“变脸”,又如何“变脸”,
详细说来!

  作者过了投稿的法定时间另修改文章再投稿就是“变脸”了?全世界每天都
有多少人再修改文章再投稿你知道吗?这有什么不行的?这不是做学问吗?你做
学问不用修改文章吗? 什么叫做“每一组都几乎拥有相同的芯”,这相同的
“芯”有什么不对吗?!人家研究知识产权问题的系列文章,怎么就不能有一个
共同的“芯”?真怀疑你是不是搞社会科学的,还写过“二三十篇文章”发表?

  2. 就“猪头”先生的“二三十篇文章”而言,我看沈木珠、张仲春教授的
任何一篇文章都比你强,比你“美“!不信你亮出名字来,比较一番。

  自从“金许成”之后,这世界上无知加无耻的人怎么就这么多!

  3. 沈木珠、张仲春教授的哪一个作品“涉嫌学术不端”了?什么是“学术
不端”?教育部的规定如上,“猪头”先生要是不懂,就不要无知装博学。

  4.一个人如果良心被狗吃了,“恶心”那就是必然的了!没有良的心当然只
有恶的心了,不是吗?

  原文3:

  “双方撕扯不清的问题至少有两点:一、是否抄袭;二、是否一稿多投而导
致多发。”

  评驳3:

  1.《杨玉圣制造沈木珠、张仲春教授抄袭假案》发表之后还有人敢继续污蔑
沈木珠、张仲春教授抄袭吗?“猪头”先生不仅认为有,而且还认为“撕扯不
清”,那么请“猪头”先生真名实姓站出来?你躲躲闪闪在背后“糨糊”算什么?

  2. “猪头”先生为什么老往“一稿多投”上靠?沈木珠、张仲春诉杨玉圣
名誉侵权,涉及的问题之一是原告是否有杨玉圣的6种方式的“自我克隆,重复
发表”(杨玉圣的“6种方式”绝对是中国学术界的一大创造——参见南京大学
林瑞灵在新语丝的文章,可惜杨玉圣把屎盆扣到了沈木珠、张仲春教授的头上),
“猪头”先生转移诉讼焦点(我的文章也仅仅围绕着诉讼问题而写作),断章取义,
不觉得很无聊,很滑稽吗,这样的讨论问题有什么价值呢?这不是在浪费新语丝
的资源吗?“一分为二式”、“合二为一式”、“改头换面式”、“缩写扩写
式”、“新瓶旧酒式”、“移形换位式”等6种方式的“自我克隆、重复发表”, 
“猪头”先生偷换概念变成了“一稿多投”的简单问题,把天下人都当傻瓜了?
想帮杨玉圣也不用把自己置于如此低级如此荒唐的地步吧。

  3.“猪头”先生要批判“一稿多投”也可以,拿出证据另写一篇去吧。其实,
“猪头”先生应该学我,下决心花工夫找杂志社好好调查一番。没有调查那来的
发言权!

  原文4:

  “粗略地读了几组文章,发现沈氏夫妻的合发的文章多数应该由其中一人执
笔的,该人对文字的驾驭能力甚好且文风有古香,这样的人是不稀罕抄袭别人的
文字的。因此,即使有抄袭,也是抄袭思想。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很多东东很难说
清是你的、我的还是他的,嘿嘿,都是大家的!第一点基本已是糨糊了”。

  评驳4: 

  1. “猪头”可能比杨玉圣“聪明”,将来一定大有出息。这里“猪头”先
生发明了一个“抄袭思想”的理论!好得很呐,中国真是愈来愈有希望了,连
“猪头”都是这么有脑筋,有创新,看来赶超世界强国指日可待!不过我告诉你,
哪一个国家的著作权法都没有对“思想”进行保护的规定,你要抄袭尽管抄袭去,
最好把所有的诺贝尔奖的“思想”都变成你的!那时候,就不用靠拾人牙慧为
“杨玉圣”(网)的诽谤诬蔑开脱而得到一点什么了。

  在法庭上杨玉圣发明了“重复发表就是抄袭”,在网上“猪头”发明了“抄
袭思想”,是一脉相承,还是“心有灵犀”?不管如何,“猪头”与杨玉圣齐名,
应该有希望了。

  2.说“沈氏夫妻”“抄袭思想”,最好拿出证据来。

  顺便提醒“猪”先生,请花点时间看看被你怀疑批判的“沈氏夫妻”所有涉
案知识产权论文,看看它们中的思想在中国有谁有过!

  请学会正确看待自己,正确看待别人。

  原文5:

  “一稿两发甚至多发(以下简称为一稿多发)的问题,这是事实,这两口子
也承认。但原因据沈氏夫妻和刘正说都是杂志惹得祸。N篇一稿多发的文章都赖
人家杂志,很难让人相信。

  猪头正好在经济学(有几年停留在国际贸易领域)领域任教10年,在国内的
二十余家“国际期刊”上发表垃圾文章二三十篇,应该是属于刘正先生所说的对
社会科学领域发表文章的情形比较了解的那种人。

  猪头坦白地承认,在以上垃圾文章中,也有两组文章是撞车的。这是猪头最
初一稿多投从而多发的结果。为什么多投?一是对自己的实力不自信,怕发不了,
在这个不发表就发臭的年代,担心丢饭碗;二是杂志用稿制度太扯淡,社会科学
领域很多杂志不通知你是否录用,打电话询问编辑部,也有些编辑不耐烦(可能
有人家不要审稿费版面费方面的缘故?)。内外因交叉,撞车啦。

  但这并不是一稿多投的理由。出现撞车,爱惜点自己的羽毛,投稿后继续
“骚扰”编辑,总有热情和耐心的编辑。不能因为你不收我钱给我发表我就没权
利问了吧。刘正先生这一点太君子,竟然天真地认为要钱的杂志,作者有权利询
问而不收钱的杂志作者就不好意思行使自己的权利。乖,这还是法学副教授,讽
刺一下下。

  评驳5:

  1.	上述已经言明,“一稿两发甚至多发”问题与我围绕诉讼问题揭露杨玉
圣制造假案的文章无关。“猪头”先生讨论与诉讼无关的无聊话题,甚至借机扯
淡,有意义吗?不失身份吗?除非“猪头”本无身份。

  2.	不相信他人200多篇文章有几篇“一稿两发”的也终因杂志原因所造成,
就拿出证据来,总凭预测、想像搞批评,咋回事呀。

  3.	《猪头文》对沈木珠、张仲春教授充满蔑视。这没有问题,这个世界上
夜郎自大的人多了去。

  不要说与沈木珠教授比较,就与张仲春教授比较吧,请“猪头”先生拿出你
的“国际”水平(“猪”先生自称“国际期刊”)的“国际贸易领域的二三十篇
文章”,与张仲春教授的国际贸易领域的几十篇论文比比吧!(张仲春教授并不
仅仅是涉足法学哟)怎么样,敢吗?不敢,就别蔑视我们法学教授。你和杨玉圣
这一辈子都不可能是从事法学的法学教授,不同行,你蔑视什么!

  4.	自己是“猪头”( 一稿多投),不要以为别人也得一定是“猪头” 
( 一稿多投)!“猪头”?诸投?!诛投?!你有这个本事吗?真以为自己是
什么“东东”了。

  5.	投稿过了法定时间要不要与杂志社打电话追问用稿问题,这人各有志,
这世上本来就有君子与无赖之别,教授与禽兽之分,有“猪头”与刘正的不同,
勉强不来的。“猪头”先生有什么理由一定要勉强别人当“猪头”呢?我投稿后
超过法定时间不打电话去编辑部问文章为什么不发表,这是我的处事风格,我为
人如此,做君子不行吗,我这样做就要被“猪头”先生你侮辱讽刺一番?真不知
道“猪头”先生是干什么的?杨玉圣在南大开讲座时竟然要查听讲的南大学生的
身份证,“猪头”先生是不是也要学杨玉圣的做派来查我的祖宗三代,“猪头”
的父母供“猪头”读书认字,原意是用来干这个的吗?

  6.	我起码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,一个光明磊落的南京财经大学法学院
副教授,你呢?“猪头”先生。

  原文6:

  “那么沈氏夫妻一稿多发的文章中有没有是一搞多投的可能?不能排除。猪
头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,允许猪头眼高手低,沈氏夫妻合发的上述文章中不少
是版块“拼凑”(非贬义)式,内容上也绝非大家之作(请法学领域高手指正),
无论这两口子有多大名头,但其内心仍很谦虚,嘿嘿。如果有人认为这一点扯淡,
那好,否定这一点。咱们承认那两口子从来没一稿多投。”

  评驳:

  1. 一个匿名的“猪头”靠“可能”“猜测”的“糨糊”,不相信沈木珠、
张仲春教授没有“一搞多投”,这有关系吗?“猪头”拿不出别人“一搞多投”
的证据却又喋喋不休唧唧哼哼,想干嘛?

  《猪头文》是最高指示吗?“猪头”不相信难道地球就不转了?

  2.我不知道“猪头”先生是年轻人还是老学究,但是我认为人的一生很宝贵,
时间不以分秒计,也须要以天数算。“猪头”先生不针对我的文章的主要观点进
行反批评,却花了大量时间在“可能”“ 很难”“糨糊”上纠缠不休的“扯
淡”,值得吗?

  3. 不论沈木珠、张仲春教授有没有“名头”,但是我绝对相信,“猪头”
先生这一辈子是绝对不可能达到沈木珠、张仲春教授的学术成就和学术造诣的!

  我随时随地等候“猪”先生拿你一辈子的学术成就和学术造诣来与沈木珠、
张仲春教授比较!(还“允许猪头眼高手低”批判人?真狂的你!)

  原文7:

  “猪头不相信沈氏夫妻在学术上那么纯洁的另外一个原因是,有南京财经大
学“内奸”暴料说这对夫妻和所教授本科生联合发表的文章,随便改变这些在读
本科生的身份,比如在读研究生、在职讲师等。不是一篇,而是多篇。作为合作
者不可能不知情,因为沈氏夫妻曾在报刊上引以为豪地宣扬了这一业绩。猪头让
在南财大教书的同学了解了这件事情的真伪,他证实是真的。”

  评驳7:

  1.请“猪”先生看看我即将发表的另一文章《杨玉圣又在制造“署假名”假
案》,这个问题自然解决。(但“在职讲师”则是“猪”先生自己捏造的!)

  2. “猪”先生真认为南京财经大学“内奸暴料”有料可图?一个与你一样
见不得光的化名,说话有多少真实性?(“猪”先生又编了个“南财大教书的同
学”!)

  3.一个已经写作发表了“二、三十篇社会科学论文”的人,如果写文章、发
议论(证据)靠的是道听途说和杨玉圣网上文章,中国的“社会科学” 研究还
有希望吗?“猪”先生还自称已经是“对社会科学领域发表文章的情形比较了解
的那种人”!可悲咯,还是照照镜子去吧。

  剩余的话:

  1.我称呼“猪头”先生并没有丝毫不敬的意思。该文章作者名字就是这样,
我想雅一点都不行。相反,“猪头”先生口口声声“沈氏夫妻”“这两口子”,
连一丁点儿的中国学者对学术长辈应有的尊敬和谦恭的人味都没有。

  2.我冒昧说一句,“猪头”先生如果不是纯种的外国人,恐怕其出身、教育
和教养,可能与使用“猪头”的身份有关系,或者,是受到对自己老师百般辱骂
的杨玉圣的深刻影响,也想实践一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“欺师灭祖”。

  3.没别的意思。我也就是学习一下“猪头”先生的“糨糊”逻辑,也“糨糊”
那么一把。好让“猪”先生明白,做学问“糨糊”不得,批评人更加“糨糊”不
得!不要把自己好不容易学来的文化知识,用于把正派人“糨糊”成不正派人。
这个世界,还不是“猪头”先生想“糨糊”就可以“糨糊”过去的!杨玉圣的前
车之鉴,乃后人之师也。

  4.前几天看到“旁观者忧”的时候,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想到杨玉圣网上曾经
有过的“旁观者言”!现在,新语丝有了一个“猪头”,我想可能很快就会有什
么“牛头”“狗头”“马头”“蛇头”,甚至“羊头”也出来“看世界”了。好
呀,表演充分点,让天下人看看造假者的嘴脸。不过千万注意,不要伤害造假阵
营的X头。

(XYS20080223)

◇◇新语丝(www.xys.org)(xys.dxiong.com)(xys.3322.org)(xys.xlogit.com)◇◇